中冶新能源上半年三元前驱体产量晋级行业前五

作者: 生产管理部
发布于: 2022-09-14 14:02

根据“数字锂电”统计,2022年上半年,国内三元前驱体产量约36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30%以上。高镍、单晶与核壳三元前驱体材料成为世界动力电池三元材料的关键原料及发展方向。其中,中伟新材产量为88942吨,继续保持行业第一,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公司上半年三元前驱体产量位列国内第五名。

2022年以来,公司瞄准年处理2万吨金属镍的生产经营目标,制定“以销定产”“快产快销”和“原料多元化采购”的经营方针,进一步挖掘生产系统潜能,坚持全面精益生产制造、细化工艺管理,追求效率效益,高效统筹调度生产组织和安排,达产率不断实现新突破,破产纪录喜讯频传。上半年,公司全力推行极限制造理念,实现了月度达产率超过140%的目标,3、4月份受伦镍异常波动影响,总体产量偏低,其中8月份前驱体产量最高达到3657吨,可实现6个月生产2万吨产量的目标。自5月以来屡破高产纪录,三元前驱体产量逐月增加。8月份,公司全系统处理镍金属2171吨,达产率攀升到170%,主副产品产量均破历史最高纪录,主产品三元前驱体和硫酸镍同时实现了“双达产”的目标,全系统高效率、高质量平稳运行,三元前驱体产品6系以上中高镍产量占比达65%,产品结构不断趋于高镍化。9月上旬,公司1-10日生产系统日均镍金属处理量已达71.45吨,预计可全面完成月处理2200吨镍金属处理量目标,产量再上新台阶。与此同时,公司在保障系统各项指标稳定的前提下坚持探索系统极限能力,挖掘生产系统潜力,正在向着完成日均镍金属处理量75吨的目标再出发,为全年站稳行业排名第5的目标而奋斗。

笃行不怠守初心,踔厉奋发再启程!公司发展成果由员工创造,公司发展成果与员工共享。未来公司将铁肩担责,直面压力,勇挑重担,凝练经验,拼出中冶速度,锻出中冶质量,迸发中冶精神!全力以赴推进企业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坚决完成2022年公司“242”经营目标和“121”安全生产目标!

分享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