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冶新能源召开2023年度工作会议
1月8日,中冶新能源召开2023年度工作会议,认真落实中国五矿、中冶集团工作要求,总结2022年工作,部署2023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重点任务。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宗绍兴作年度工作报告并发表重要讲话;党委委员、总会计师李智主持会议,传达中国五矿、中冶集团2023年度工作会议精神;副董事长安栋梁等宣读了2022年度公司表彰决定。

宗绍兴讲话
这次会议是公司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实现高质量发展,向着“新兴产业领跑者”的光荣与梦想再出发、再奋进的关键节点上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上,宗绍兴作了题为《稳中求进、勇毅前行,奋力开启中冶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讲话。
宗绍兴指出,2022年,在中国五矿、中冶集团的正确领导下,公司全体员工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培育战略科技力量,科研成效显著,大力推动“极限制造”理念,达产率再创新高,积极拓展市场,圆满完成“242”工作目标:
一是高质量完成全年经营任务。2022年,公司大力推行“极限制造”理念,综合达产率达到143%,高纯氧化钪产销量位居全球首位,电池级硫酸镍出货量稳居行业前三,三元前驱体出货量连续两年位居行业第六位,其中当前国内主流动力型中镍高电压前驱体出货量位居国内前茅。全年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研发费用等超额完成预算指标,获得中冶集团“突出贡献奖”。
二是坚持创新驱动引领企业发展。全年申报并获批立项科技项目22项、完成科技项目验收2项,科研成果鉴定取得“零突破”,经中冶集团组织专家评审鉴定,公司“单晶型Ni65高镍三元前驱体制备及产业化技术研究”“红土镍矿冶炼副产物无害化处理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两项科技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三是精细化管理再上新台阶。“岗位建新功、喜迎二十大”专项行动成效显著,完成降本增效、产能提升、质量改进、新产品开发、新工艺研究、工艺优化、操作工艺改善等各类项目40项,一线职工活动参与率高达70%以上,对公司生产经营精益化管理水平再提升、再优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品控体系建设稳中求进,三元前驱体、硫酸镍产品合格率达到行业先进水平。节能降碳能力实现新突破,能源消耗强度连续四年稳步降低,实现了能耗双控目标。
四是严格落实人才强企行动计划。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坚持政治引领、标准提升、基础规范工作思路,着力加大对优秀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使用力度,推进干部“能上能下”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
五是着力提升党建工作质量。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及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碳”、新能源、新材料重要论述与公司生产经营实际相结合,转化为推动公司发展的具体行动。
宗绍兴指出,在肯定2022年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反思工作中的问题与短板,重点强调了生产经营“增收不增利”、产能扩张缓慢等问题。
宗绍兴强调,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也是公司稳中求进、续写辉煌的一年。全体员工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极限制造产能引领、市场开发有效驱动、原料多元采购保障、系统设备维保兜底”的目标,开展全覆盖式管理提升专项行动,挖掘生产系统最大潜能,全力推进“四梁八柱”业务体系建设,扎实开展中冶新材料二期项目建设各项工作,以更加向上向好的发展为宏观经济大盘平稳、社会发展大局稳定作出应有贡献。对于公司2023年工作目标及下一阶段重点任务,宗绍兴提出以下十点要求:
一是做到金属品种谱系行动计划再落实,深入推进“极限制造”理念。坚持聚焦主责主业不动摇,清醒认识到公司在市场销售、精益化管理、市场竞争力、产品质量等方面与行业内领军企业存在的差距,坚定不移、心无旁骛打造“新兴产业领跑者”目标。一要持续推进“极限制造”理念,不断提高主产品三元前驱体产量和质量;二要做好有价金属全流程、全覆盖平衡,对钪、铜、锌等有价金属做到应收尽收、应出尽出、应售尽售;三要以客户导向为主导,做到对每个工序、每个产品指标的精准管控,打通稳产高产“经脉”的堵点、痛点;四要加快推进退役锂电池再生利用研究中心主责主业,抢抓废旧电池回收的市场机遇。
二是以提质增效、节能降耗为目标,全面推动精益生产。按照国资委“一利五率”经营指标体系,开展精益生产活动,全面实现“一增一稳四提升”目标。一要坚持“零浪费”为精益生产的终极目标,持续改进能源消耗管理、推进节能技术改造;二要坚持“零库存”为精益生产的基本目标,全面压降原辅料及在制品、产成品库存,实施零备件按需采购措施,持续开展修旧利废工作,降低生产制造成本;三要坚持实现“零不良”的目标,全面提升质量管理水平,以当前制约产品质量的瓶颈为研究重点,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集中力量攻坚克难,确保产品质量及一致性满足客户要求;四要坚持实现“零故障”目标,全面提升设备维护保养水平,严格执行设备管理制度,降低人为原因引起的设备故障及事故,降低维修消耗。
三是做到产业链培育行动计划再落实,深化产销协同机制。一要不断优化原料供应链,切实保障公司电池材料业务未来产能不断扩大对镍钴锰等资源的战略需求;二要不断优化产品销售链,聚焦主责主业,继续牢牢牵住市场这个“牛鼻子”,稳妥推进营销方式和商业模式创新,从抢占规模向提升品牌迈进。
四是做到产业能级提升行动计划再落实,加强市场开拓能力。对营销体系进行再优化、对营销模式进行再创新,因“市”而谋、应“市”而动、顺“市”而为,不断增加高端市场份额,严格控制应收账款风险,持续推进海外项目合作进度。
五是做到人才强企行动计划再落实,提高干部管理能力。一要树立重实干、重业绩、重担当的用人导向,让有为者有位、能干者能上、优秀者优先;二要不断优化计件工资制度,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用工成本;三要加强人才储备,实现人才总量适度扩张、人才结构持续优化、人才素质持续提高。
六是打造特色科技创新体系,以创新驱动引领企业发展。一要坚持市场需求导向,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二要做好省市区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工作;三要做好已有项目的实施工作;四要做好已完成项目及平台的验收工作。通过发挥自有的省市级创新平台的牵引、辐射、带动功能,畅通技术研究和产业化连接的快车道,实现科技创新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变。
七是着力建设数字工厂,以数字建设实现管理赋能。本着“实用、有效”的原则,围绕自动化提升及智慧工厂建设开展课题立项,打破范围上“大而全”、内容上“大而全”、装备上“大而全”的模式,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八是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更加自觉地把安全生产作为贯穿始终的重要前提。一要继续以“零工伤”为管控目标,以严防、严教、严查、严管为手段,防止人身伤害事故发生;二要加强安全管理能力建设,继续鼓励具备条件的员工参加注册安全工程师学习和考试,关键岗位人员做到应考尽考;三要以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为管理重点,开展安全班组建设和岗位达标活动;四要持续开展安全环保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减少“三违”行为发生。
九是周密组织,全力推进二期项目建设工作。保安全、保质量、保进度完成项目建设,推进国家重点研发专项—镍钴钪清洁提取与高效利用关键技术项目相配套的氧化钪示范项目,实现氧化钪产能提升与二期项目建设同步推进、同步建设、同步投产。
十是深入巩固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凝聚推动发展新合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努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人才队伍,持续完善公司监督体系,把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主线,以高质量党建为实现“新兴产业领跑者”目标提供坚强引领保障。
会议宣读了2022年度获得中冶集团表彰的集体和人员情况,并对公司2022年度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及其他各类专项奖进行了表彰。
中冶新能源班子成员、非班子高管、各生产车间、职能部门负责人和职工代表参加了会议。


颁奖典礼

会议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