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冶新能源“河北省先进电池材料技术创新中心 ” 顺利通过评审验收

作者: 办公室
发布于: 2023-05-26 10:00

2023年5月22日,河北省科学技术厅发布通知,对2022年度省级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任务拟定验收结果予以公示,中冶新能源“河北省先进电池材料技术创新中心 ”顺利通过评审验收。

中冶新能源“河北省先进电池材料技术创新中心”于2020年8月19日获得河北省科学技术厅批复,建设该创新中心旨在开展“三元前驱体制备技术研究”“镍钴清洁提取与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电池的回收再利用技术研究”“高镍正极材料三元前驱体技术标准化研究”等工作,依托该平台已开展科研研发项目63项,其中国家级研发课题3项,省部级研发课题4项,市/区级研发课题4项,公司级自主立项52项;共计申请专利13项,其中发明专业8项,制定行业、企业标准6项,发表论文12篇,已成功研发涵盖NCM5系、6系、7系、8系、9系全系列前驱体产品52款,富锂锰基前驱体2款、钠离子前驱体3款,其中经技术成果鉴定,“单晶型Ni65高镍三元前驱体制备及产业化技术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研发的高强度持续投入带动了产品的提级增效及后续产品储备,形成了“量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协同共进的产研良性互动格局。中冶新能源已量产三元前驱体产品22款,其中行业主流产品——中镍高电压动力型前驱体出货量位居国内前茅,获得我的钢铁网“2022年度中国锂电正极材料优质企业”“2022年度中国新能源优质采标单位”授牌,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培育发展新动能、赢得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也是中冶集团践行国务院国资委要求,跨入新领域、再造新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冶新能源作为中冶集团“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版块的代表项目,坚定“新兴产业领领跑者”战略目标不动摇,自成立以来,生产经营屡结硕果。在海外原料采购方面,中国镍、钴对外依存度分别超过85%和90%,原料是制约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瓶颈。中冶新能源原料依托中冶集团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投资建设的瑞木红土镍矿项目,实现了境外优质矿产资源与国内新能源、新材料高端产业的产业链融通,荣获“河北省外贸百强企业”称号。在国内新能源材料生产方面,中冶新能源通过大力开展生产技术开发与工艺改进探索,三元前驱体出货量连续两年位居国内第六位,钪系产品产销量位居全球首位,在充分利用海外战略资源国际循环的基础上,实现了国际循环带动国内循环,形成了“双循环”的发展格局,荣获“河北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河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荣誉。未来,中冶新能源将充分发挥河北省先进电池材料技术创新中心的技术优势,积极参与集团战略性新兴产业调整和发展规划及相关标准的制定,把技术创新中心打造成为锂电池材料领域国际一流的科技创新平台、高级研发人员的培育平台、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平台,力争建设成为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为中冶集团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我国新能源、新材料行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分享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