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7-04
    技术研发部
    近日,中冶瑞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军民科技协同专项”——“航天器用高性能铝钪合金增材制造关键技术”项目获得河北省科技厅立项。 为推进航天器增材制造关键技术的应用,中冶瑞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于2020年6月份自主立项与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联合开展百公斤级“铝钪合金3D打印粉末小试项目”研发工作,于2021年8月完成了增材制造实验,提交研发成果,小试样性能测试结果为“合格”,可替代同类进口产品。本项目获批立项后,双方将继续开展深度研发合作,系统性开展熔盐电解法制备铝钪中间合金技术、超微铝钪合金粉末制备技术、高强铝钪合金3D打印工艺、材料性能检测及综合评价等研发工作,形成航天器用高性能铝钪合金典型构件的定型生产技术。 铝钪合金是第四代航空航天轻质高强高韧结构材料,是近20年来国际新兴材料的热点研究领域。钪在国防军工、5G芯片、5G基站及轨道交通和汽车轻量化等方面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美国、欧盟、澳大利亚、加拿大...
  • 2022-05-12
    技术研发部
    5月10日,中冶瑞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冶新能源”)组织召开五矿科技专项低氧低碳高性能铝钪合金及钪金属材料制备研究项目进展交流会。项目承担单位为中冶新能源;参与单位有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以及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公司副总工程师、项目负责人苏华参加并主持此次会议。各单位研究任务负责人及项目骨干人员共13人参加视频会议并汇报工作进展。 铝钪合金性能优异,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工业。但在应用程度上,我国与俄罗斯、欧美还存在一定差距,仅研发了5A70、5B70以及含钪铝合金应用于卫星,究其原因还是金属钪的纯度达不到应用要求。高纯金属钪是高纯铝钪合金靶材、金属钪靶材、钪钠灯、激光材料等关键原材料,目前的产品纯度仅为2N5级。其中低氧低碳高纯铝钪合金靶材是制备5G通讯领域用高性能AlScN薄膜的关键材料,同样也与欧美、日本存在较大差距。开展低氧低碳高性能铝钪合金及高纯钪金属材料的制备研究已迫在眉睫。 会上,各单位对项目进展工作逐次汇报,自项目开展1年多以来,...
  • 2022-02-27
    成品车间
    2021年,中国五矿集团组织开展了“当好主人翁、建工新时代”首届“五小”创新评选活动。本次评选活动坚持以职工为中心,尊重职工首创精神,让职工当主角,动员职工群众积极参与,夯实活动群众基础,鼓励引导职工群众在冶金工程、基本建设、金属材料、矿产开发方面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经各公司择优申报,五矿集团集中评审,成品车间“前驱体洗涤、陈化工艺创新”获评集团公司首届“五小”创新成果。 成品车间“前驱体洗涤、陈化工艺创新”创新达到集团公司关于“提高产品质量、优化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消耗、减少污染、节约能源资源”的标准要求。本次创新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节能减排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经济效益方面,一是极大提高了产品直收率,由原来88%左右提高到94.5%,节约了返溶成本;二是提高了陈化处理能力,单条产线陈化处理能力由10吨/天提升到12吨/天。节能减排方面减少了纯水消耗,单日纯水使用量由1530立/吨降低至900立/吨。社会效益方面...
  • 2021-09-12
    MCC
    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进一步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激励广大劳模和工匠人才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提升职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水平,自2021年3月起,曹妃甸区总工会组织了第二届“十佳工匠”评选,拟选曹妃甸区职工(工匠)创新工作室6家,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2家,经申报、初筛、评审、公示,在7月2日召开的颁奖仪式上,中冶瑞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冶新能源”)马俊利荣获曹妃甸第二届“十佳工匠”荣誉称号、苏华团队获颁“高镍三元电池材料”创新工作室、田广涛团队获颁“能工巧匠”创新工作室。 中冶新能源自2018年12月投产以来,高度重视技术骨干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职工的智慧,搭建平台、提供舞台,组织开展技能比武,激发职工创新活力,取得积极成果,“金属离心泵密封型式改造”获得五矿集团职工岗位创新成果奖;在唐山市曹妃甸区首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中取得多项荣誉,马俊利以优异成绩荣获大赛装配钳工项目一等奖,被授予&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