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要闻
-
近日,德国国轩工程师代表Klaus Peter Gohde一行赴中冶新能源参观调研。 中冶新能源党委书记、董事长宗绍兴、副董事长安栋梁等同德国国轩工程师代表进行了座谈交流,介绍了中冶新能源的成立背景、主要产品、原料来源、发展现状、发展规划以及同国轩的合作等方面的情况,并陪同德国国轩工程师代表参观了中央控制室、各主要生产车间、铝钪中间合金试验线和退役锂电池再生利用研究中心。Klaus Peter Gohde一行详细了解了中冶新能源通过资本合作,实现从矿山开采到新能源动力电池材料的研发与生产,再到废旧电池回收实现镍钴等稀有金属循环利用;并对中冶新能源钪系材料的优秀性能和应用领域、废旧电池回收处理和副产物处理工艺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座谈会现场 宗绍兴表示,国轩是公司主要股东单位之一,与公司在三元前驱体等产品采购业务上拥有稳定的合作关系,符合双方战略发展需要。未来,中冶新能源将本着对全体股东负责的态度,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持续提升产品品质,与国轩共同携手加强技术研发领域合作,构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链“闭环”。&nb...
-
近日,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公布2022年中冶集团科学技术奖授奖项目的通知》,由中冶瑞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战略金属钪资源高效提取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得中冶集团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冶集团科学技术奖是经科技部批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备案的社会力量设奖,具有国家科技奖的推荐资格,是国家科技奖励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钪是一种重要的战略金属,美国、欧盟、澳大利亚、加拿大均将钪作为独立矿物列入关键矿物清单,钪可广泛应用于国防、冶金、化工、玻璃、航天、核技术、激光、电子、计算机电源、超导及医疗科学等领域。项目获奖研发团队自 2011年开始红土镍矿钪资源高效回收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历时五年,突破了复杂多组分体系中低浓度钪富集和高浓度杂质高效分离等技术瓶颈,开发出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低成本提钪工艺技术体系,是世界上红土镍矿提钪工艺技术的重大突破。2018年11月,河北省发改委批准由中冶新能源与北京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中国恩菲、中国航发北京航...
-
10月25日,中冶集团暨中国中冶党委常委、中国中冶副总裁朱广侠到中冶新能源调研指导工作。 朱广侠一行实地参观了中冶新能源铝钪中间合金中试线、退役锂电池再生利用研究中心和各主要生产车间,查看了员工食堂等生活区域,并组织召开现场调研座谈会,听取了中冶新能源党委书记、董事长宗绍兴关于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及党建、技术创新和二期项目建设计划的相关工作汇报。 调研座谈会现场 朱广侠对中冶新能源成立以来所取得的工作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对中冶新能源全体干部职工的辛勤付出表示慰问,并对下一步重点工作提出两点要求: 一要向先进生产企业对标对表,塑造管理优势。要夯实企业管理基础,明确“管理是永恒主题”的理念,学习优秀生产企业的运营和管理经验,用管理稳大局,以管理促发展,向管理要效益。二要构建良好人才生态,塑造团队优势。要不断探索优化企业“家文化”建设的方式方法,坚持以人为本,要加强对员工的关心关怀,丰富员工业余生活,增强员工认同感、幸福感和归属感,让员工用心用情干事业;要切实做好人才梯队建设,搭建&ldquo...
-
10月16日上午,举国关注、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中冶新能源广大党员干部职工怀着激动而饱满的心情,通过集中观看和自行观看相结合的形式,收听收看了开幕会盛况和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 10时整,当雄壮的国歌唱响,中冶新能源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的心情与人民大会堂的各位党代表一样,振奋鼓舞。党的二十大在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过去五年,我们党砥砺奋进、励精图治,成就是全局性的、开创性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高屋建瓴、气势恢宏、充满力量、催人奋进,不仅充分肯定了十九大以来所取得历史性成就,而且清醒深刻地指出了当下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同时,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提法、新举措为未来的发展之路指明了方向,广大党员干部职工感到备受鼓舞、信心满怀。 会后,中冶新能源全体党员纷纷表示,一定认真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把握大会精神...
-
10月16日,中冶瑞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冶新材料二期项目正式启动。 中冶瑞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冶新能源”)“中冶新材料项目”是中冶集团抓住新能源汽车行业爆发式增长的市场机遇,紧紧围绕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布局,依托自身矿产资源优势和动力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综合技术优势,联合国轩高科、比亚迪、曹发展等股东单位,生产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前驱体材料,实现了从原料到前驱体、正极材料、电池组装、整车制造全产业链融合。项目一期自2019年投产以来,一年一台阶,2019年电池级硫酸镍超产,2020年三元前驱体量产,3C及小动力前驱体出货量排名国内第1位,2021年动力型前驱体量产,产品出货量排名国内第6位,2022年以来,中冶新能源全面推行“极限制造”理念,季度达产率已突破150%大关,持续超产稳产,产销两旺,前驱体出货量跻身国内第5位,电池级硫酸镍出货量排名国内前3位,氧化钪产销量在国内名列前茅。 中冶新材料二期项目建成后,一二期可实现生产NCM811高镍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前驱体材料4....
-
为深入开展以“推动质量变革创新,促进质量强国建设”为主题的全国“质量月”活动,持续丰富全员的质量知识和提高质量意识,9月23日,品质管控部组织各车间、部门开展“质量月”知识竞赛活动。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1周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本次活动旨在贯彻落实《关于开展 2022 年全国“质量月”活动的通知》(国市监质发〔2022〕76号)以及中冶集团《关于开展2022年“质量月”活动的通知》(中冶集安环〔2022〕22号)的相关要求,落实企业质量终身主体责任,筑牢企业高质量发展根基,从源头上消除质量事故隐患,以质量保安全,以质量促安全,树立高质量发展理念,不断提高质量总体水平,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本次竞赛共有浸出(含副产物)车间代表队、萃取车间代表队、成品车间代表队、公辅车间代表队、维修动力车间代表队、氧调联队(氧化钪车间和调度中心组成)、退役电池代表队、化验室代表队、职能部门代表队9组参赛队伍参加比赛,竞赛采取现场问答的方...
-
近日,中冶新能源承担的曹妃甸区科技项目“高镍低钴/无钴中高端三元前驱体小试线建设及关键技术研究”顺利通过验收。 本项目以三元前驱体小试线的搭建以及中高端高镍低钴/无钴前驱体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为目标,针对新能源汽车用三元前驱体技术创新需求剧增、新产品新工艺导入生产线的质量控制等关键问题进行研究。 两年执行期内,完成了百公斤量级三元前驱体小试线研发平台的搭建,试验线覆盖了生产线上可执行的全部技术路线,包括三级连续法、二级连续法、一级连续法、半间歇法和间歇法,累计研发2款前驱体小试产品。该平台可作为产学研结合的重要媒介,实现从高校及科研院所实验室级别的探索性试验,过渡到小试及中试级别的纵向梯度合作研究,为研发新产品提供校企合作的平稳对接平台。 以小试线为依托,开展了高镍低钴三元前驱体新产品开发及产业化研究。突破了间歇法制备高镍低钴单晶型三元前驱体技术、双釜晶种串釜工艺制备高镍低钴多晶型三元前驱体技术、杂质控制技术,申请发明专利1件。完成2款高镍前驱体的设计开发,NCM88单晶型产品,形状规则、...
-
根据“数字锂电”统计,2022年上半年,国内三元前驱体产量约36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30%以上。高镍、单晶与核壳三元前驱体材料成为世界动力电池三元材料的关键原料及发展方向。其中,中伟新材产量为88942吨,继续保持行业第一,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公司上半年三元前驱体产量位列国内第五名。 2022年以来,公司瞄准年处理2万吨金属镍的生产经营目标,制定“以销定产”“快产快销”和“原料多元化采购”的经营方针,进一步挖掘生产系统潜能,坚持全面精益生产制造、细化工艺管理,追求效率效益,高效统筹调度生产组织和安排,达产率不断实现新突破,破产纪录喜讯频传。上半年,公司全力推行极限制造理念,实现了月度达产率超过140%的目标,3、4月份受伦镍异常波动影响,总体产量偏低,其中8月份前驱体产量最高达到3657吨,可实现6个月生产2万吨产量的目标。自5月以来屡破高产纪录,三元前驱体产量逐月增加。8月份,公司全系统处理镍金属2171吨,达产率攀升到170%,主副产品产量均破历史最高纪录,主产品三元前驱体和硫...
-
2022年8月17日,中冶集团科技部公布了2022年非钢领域重大研发项目评审结果,我司申报的研发课题《动力型9系超高镍三元前驱体的制备关键技术与产业化》成功获得立项,这是我司继承担2项国家级、2项省部级科技研发项目以来在重大科研项目上的又一成绩。 《动力型9系超高镍三元前驱体的制备关键技术与产业化》项目结合我司生产实际,研究以MHP为原料短流程制备超高镍三元前驱体的工艺流程,重点研究镍钴锰提取过程中有机物和杂质硅的高效脱出技术,多级溶剂萃取深度净化工艺以及超高镍三元前驱体合成过程中粒度分布、微观形貌、比表面积、杂质含量等控制技术,同时研究三元前驱体各性能指标间的关联性,最终获得具有高容量高循环性能的超高镍三元前驱体。 项目结合新能源汽车行业对动力电池提出的能量目标要求以及我司做“新兴产业领跑者”的目标,以镍钴分离提纯和三元前驱体制造领域前沿技术为基础,立足高能量密度、高循环性能电池基础材料工艺开发及规模化生产技术设计开发,符合新能源材料领域发展的大方向。项目拟形成动力型9系超高镍三元前驱体的制备...
-
2022年8月25日,中冶瑞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冶新能源”)承担的2020年唐山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单晶型N65高镍三元前驱体制备及产业化技术研究》顺利通过验收。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技术创新和消费者认可度的提高,市场对动力电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动力电池的安全保障、使用寿命、能量密度等问题逐渐成为影响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单晶型高镍三元材料不仅具有高能量密度、低成本的优点,同时具有体积能量密度大,循环寿命长,安全性能好及高电压等优势,研究单晶型高镍材料对动力电池的发展举足轻重。 本项目以氢氧化镍钴为原料对三元前驱体制备全流程进行研究,解决从氢氧化镍钴原料中提取镍钴锰溶液到三元前驱体制备,再到三元前驱体后处理过程中的技术问题。采用浆化消解-浸出净化-萃取净化-共沉淀工艺,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制备出D50为3.6-4.0μm的窄粒度分布、表面形貌单一、磁性异物含量≤80ppb的单晶型N65高镍三元前驱体并产业化。该款产品已经实现量产目标,申请发明专利2项,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