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我司参与的省级重点研发项目申报成功
河北省科技厅8月19日公布,2024年度京津冀基础研究合作专项项目《高镍/硅基全固态电池界面设计及性能研究》申报成功,该项目由我司与华北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及北京化工大学联合申报,标志着京津冀地区企业及高校科技创新发展领域的合作迈上新台阶。
在过去几十年中,使用有机液态电解质的商业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和便携式电子产品行业取得了巨大成功。然而,现有锂离子电池体系的能量密度受限于传统石墨负极,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迫切需要开发具备更高比容量的电池材料。本项目旨在开发具有高能量密度的高镍正极材料、硅基负极材料及高安全性的固态电解质材料,并通过系统探究高镍/硅基电极材料与固态电解质的界面行为,开发发具有高比能、高安全、长寿命性能的高镍/硅基全固态锂离子电池。本项目中,我司将发挥自身在高镍三元前驱体方面的丰富经验和技术积累,提供优质的基础材料,华北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和北京化工大学各自在电池材料、电池结构、电池管理系统等方面都有较强的研发实力,同时具备深厚的研究基础和人才优势,将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充足的智力保障。
近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为区域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大动力。基础研究作为科技创新的源头,承载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此次申报的专项项目,旨在通过多方合作,整合区域内的科研资源,推动基础研究的深入开展,助力地方经济转型升级。京津冀地区在新能源领域存在广阔的合作空间和市场潜力,通过此项项目的实施,项目团队将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技术难题,推动新能源材料的研发,力争在未来实现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此外,项目还计划通过产学研结合,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基础研究是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本项目的成功申报,不仅体现了京津冀地区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协同效应,也为未来的科技合作树立了良好的典范。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转型的重要引擎。未来,京津冀区域内的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将进一步加强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基础研究的开展,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