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中冶新能源申报的“高容量型锂电池高镍正极材料前驱体专利分析及新产品开发”作为唐山市专利战略推进项目获批立项并获得专项经费支持。 本项目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三元锂离子电池镍钴锰三元素协同效应良好,镍增加容量,钴稳定结构,锰降低成本,目前以NCM5系、NCM6系为代表的中镍高电压三元锂电池主流产品实现了新能源汽车600公里的续航目标。根据锂离子电池技术发展趋势,高镍可进一步增加电池容量,提升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本项目依托中冶新能源组建的“河北省先进电池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开展高容量型高镍三元前驱体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研究,开发1-3款NCM8系高镍三元前驱体并实现产业化批量生产,为实现新能源汽车800公里续航目标提供关键基础材料。 2022年中冶新能源持续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攻克了NCM5系、NCM6系中镍高电压前驱体比表面积、粒度分布不均等技术难题,两款产品出货量位居国内前茅。随着产能提升,中冶新能源积极开展专利申报工作,2022年累计申报发明专利24项,已受理15项,已授权2项。...
-
近日,唐山市科技局公布了2022年第二批次农业、社会发展领域重点研发项目公示名单,中冶瑞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前驱体副产物分离提纯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批立项。 该项目主要创新点,一是通过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前驱体副产物固废溯源解析,揭示多组元素定向迁移演变规律,明确固废资源价值属性,构建固废资源化利用理论与方法。二是创新开发铁铝中间渣优溶浸出与高效萃取提钪,实现镍钴钪清洁提取及无害化处置。三是通过铁铝中间渣优溶浸出-钪高效富集等多方面关键技术创新集成,建成吨级钪分离提取扩大试验线。 针对以MHP为原料生产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前驱体制备行业面临的大量副产渣的问题,本项目研发的关键技术可望每年循环回收利用镍钴锰数百吨,有效提高有价金属回收率;实现副产渣中钪的高效回收,提升产品附加值。...
-
近日,中冶新能源制定并发布了《含镍固体料》《含铜固体料》《粗制氢氧化锌》和《工业副产石膏》四项企业标准。这四项标准的制定,明确了公司副产品质量管理目标,为副产品质量评定提供了技术依据,对副产品的有效利用和提高产品质量起到了促进作用。 根据《标准化法》,企业可以根据需要自行制定企业标准,或者与其他企业联合制定企业标准;企业执行自行制定的企业标准的,应当公开产品、服务的功能指标和产品的性能指标。 中冶新能源含镍固体料等副产品具有资源属性和市场需求,制定产品标准有利于此类副产品得到有效的管理和资源化利用,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提高工业副产品综合利用水平的实际体现,也是各行业补充国家或行业标准空白的通用方法。 中冶新能源严格按照《标准化法》《标准化工作导则》等要求,根据市场需求和副产品关键含量指标制定了四项副产品的企业标准,并按照《贯彻实施行动计划(2015-2016年)》中的要求,在“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上进行了公示,对副产品的功能指标和产品的性能指标进行了公开,后续将严格按照产品标准技术指...
-
近日,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公布2022年中冶集团科学技术奖授奖项目的通知》,由中冶瑞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战略金属钪资源高效提取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得中冶集团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冶集团科学技术奖是经科技部批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备案的社会力量设奖,具有国家科技奖的推荐资格,是国家科技奖励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钪是一种重要的战略金属,美国、欧盟、澳大利亚、加拿大均将钪作为独立矿物列入关键矿物清单,钪可广泛应用于国防、冶金、化工、玻璃、航天、核技术、激光、电子、计算机电源、超导及医疗科学等领域。项目获奖研发团队自 2011年开始红土镍矿钪资源高效回收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历时五年,突破了复杂多组分体系中低浓度钪富集和高浓度杂质高效分离等技术瓶颈,开发出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低成本提钪工艺技术体系,是世界上红土镍矿提钪工艺技术的重大突破。2018年11月,河北省发改委批准由中冶新能源与北京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中国恩菲、中国航发北京航...
-
近日,中冶新能源承担的曹妃甸区科技项目“高镍低钴/无钴中高端三元前驱体小试线建设及关键技术研究”顺利通过验收。 本项目以三元前驱体小试线的搭建以及中高端高镍低钴/无钴前驱体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为目标,针对新能源汽车用三元前驱体技术创新需求剧增、新产品新工艺导入生产线的质量控制等关键问题进行研究。 两年执行期内,完成了百公斤量级三元前驱体小试线研发平台的搭建,试验线覆盖了生产线上可执行的全部技术路线,包括三级连续法、二级连续法、一级连续法、半间歇法和间歇法,累计研发2款前驱体小试产品。该平台可作为产学研结合的重要媒介,实现从高校及科研院所实验室级别的探索性试验,过渡到小试及中试级别的纵向梯度合作研究,为研发新产品提供校企合作的平稳对接平台。 以小试线为依托,开展了高镍低钴三元前驱体新产品开发及产业化研究。突破了间歇法制备高镍低钴单晶型三元前驱体技术、双釜晶种串釜工艺制备高镍低钴多晶型三元前驱体技术、杂质控制技术,申请发明专利1件。完成2款高镍前驱体的设计开发,NCM88单晶型产品,形状规则、...
-
2022年8月17日,中冶集团科技部公布了2022年非钢领域重大研发项目评审结果,我司申报的研发课题《动力型9系超高镍三元前驱体的制备关键技术与产业化》成功获得立项,这是我司继承担2项国家级、2项省部级科技研发项目以来在重大科研项目上的又一成绩。 《动力型9系超高镍三元前驱体的制备关键技术与产业化》项目结合我司生产实际,研究以MHP为原料短流程制备超高镍三元前驱体的工艺流程,重点研究镍钴锰提取过程中有机物和杂质硅的高效脱出技术,多级溶剂萃取深度净化工艺以及超高镍三元前驱体合成过程中粒度分布、微观形貌、比表面积、杂质含量等控制技术,同时研究三元前驱体各性能指标间的关联性,最终获得具有高容量高循环性能的超高镍三元前驱体。 项目结合新能源汽车行业对动力电池提出的能量目标要求以及我司做“新兴产业领跑者”的目标,以镍钴分离提纯和三元前驱体制造领域前沿技术为基础,立足高能量密度、高循环性能电池基础材料工艺开发及规模化生产技术设计开发,符合新能源材料领域发展的大方向。项目拟形成动力型9系超高镍三元前驱体的制备...
-
2022年8月25日,中冶瑞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冶新能源”)承担的2020年唐山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单晶型N65高镍三元前驱体制备及产业化技术研究》顺利通过验收。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技术创新和消费者认可度的提高,市场对动力电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动力电池的安全保障、使用寿命、能量密度等问题逐渐成为影响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单晶型高镍三元材料不仅具有高能量密度、低成本的优点,同时具有体积能量密度大,循环寿命长,安全性能好及高电压等优势,研究单晶型高镍材料对动力电池的发展举足轻重。 本项目以氢氧化镍钴为原料对三元前驱体制备全流程进行研究,解决从氢氧化镍钴原料中提取镍钴锰溶液到三元前驱体制备,再到三元前驱体后处理过程中的技术问题。采用浆化消解-浸出净化-萃取净化-共沉淀工艺,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制备出D50为3.6-4.0μm的窄粒度分布、表面形貌单一、磁性异物含量≤80ppb的单晶型N65高镍三元前驱体并产业化。该款产品已经实现量产目标,申请发明专利2项,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
-
2022年7月12日,中冶新能源第一款超高镍9系前驱体研制成功,标志着中冶新能源前驱体合成控制关键技术进入行业领先水平,开启9系时代的全新篇章。 自2015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七年位居全球第一,成为世界新能源汽车第一大国,2022年上半年市场渗透率已经超出20%,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了市场驱动的新周期、大发展时代。在动力电池领域,三元锂离子电池以其容量高、循环性好、稳定性高的的优势逐渐成为行业发展热点,通过提升电池材料镍含量既可以提升能量密度,又可以降低生产成本,高镍化已成为行业公认的发展趋势。在此大背景下,中冶瑞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准确把握市场方向,积极谋划高镍、超高镍三元前驱体材料的市场布局。 2022年,在中冶新能源组织的“喜迎二十大,岗位建新功”系列活动中,成品车间技术团队以“揭榜挂帅”的方式,积极申报了“超高镍三元前驱体研发”项目,旨在开发一系列超高镍前驱体新产品(镍含量≥90%),助力公司前驱体产品的迭代升级,打开超高镍高端产品市场。 成品车间技术团队以中高镍前驱体...
-
近日,中冶瑞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军民科技协同专项”——“航天器用高性能铝钪合金增材制造关键技术”项目获得河北省科技厅立项。 为推进航天器增材制造关键技术的应用,中冶瑞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于2020年6月份自主立项与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联合开展百公斤级“铝钪合金3D打印粉末小试项目”研发工作,于2021年8月完成了增材制造实验,提交研发成果,小试样性能测试结果为“合格”,可替代同类进口产品。本项目获批立项后,双方将继续开展深度研发合作,系统性开展熔盐电解法制备铝钪中间合金技术、超微铝钪合金粉末制备技术、高强铝钪合金3D打印工艺、材料性能检测及综合评价等研发工作,形成航天器用高性能铝钪合金典型构件的定型生产技术。 铝钪合金是第四代航空航天轻质高强高韧结构材料,是近20年来国际新兴材料的热点研究领域。钪在国防军工、5G芯片、5G基站及轨道交通和汽车轻量化等方面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美国、欧盟、澳大利亚、加拿大...
-
2022年6月24日,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节能与综合利用处处长张晓辉一行到中冶瑞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就“京津冀地区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示范项目”进展情况开展现场检查调研。 中冶瑞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依托曹妃甸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致力于打造京津冀地区废旧电池回收产业基地,作为京津冀地区唯一三元前驱体生产企业,具备从事废旧回收业务的技术及人才和产业规模优势,2021年投资3000余万建设示范项目,该示范项目年处理5000t废旧动力电池黑粉,相当于年处理2.5万辆报废新能源汽车废旧电池。该示范项目采用优先提锂工艺+镍钴锰短流程回收技术,历时3年自主研发解决了传统电池回收工艺流程长、辅料消耗量大、成本高及锂回收率低等问题。该示范项目采取产业链“补链强链”式开发方式,经市场调研,锚定京津冀区域废旧电池区域市场,按照产业链上下游分工协作的原则,与中化河北、天津巴特瑞、河北顺境环保等废旧电池梯次利用及回收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示范项目所产生的镍钴锰溶液与现有前驱体生产线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