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动态

  • 2024-11-16
    MCC
    为贯彻公司基础管理提升年工作目标,落实精益管理改善要求,进一步提升生产标准化管理水平,推动全员参与精益6S管理提升,生产管理部于2024年11月11日组织第5次精益6S改善培训。 此次培训,精益6S的专业导师到现场对各车间的四级管理、物品定置定位及标识标牌的设计与制作查漏补缺、进行完善,确保每一项措施都能落到实处、产生实效。11月12日下午,生产管理部邀请精益6S讲师,为精益6S打造小组进行《降本增效与精益改善》培训,培训过程中,讲师通过解析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成功案例,详细介绍了ECRS(取消、合并、调整、简化)分析法的核心原则,并结合六源改善法从污染源、故障源、危险源、缺陷源、浪费源及清扫困难源等方面入手,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提升管理效率,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目的。 目前,精益6S打造小组已经完成多项重要任务:实现了物品的精准定置定位,构建了四级管理区域,设计并安装了清晰的标识标牌。此外,小组还编制了4份6S管理文件,撰写了17篇6S改善总结报告,以及352份现场标准管理手册,为公司的精益6S改善奠定了坚实的基...
  • 2024-10-20
    MCC
    为实现公司精益生产管理,完成成本压降和质量提升的目标,生产管理部正全面加速推进精益6S管理。通过精益6S实战特训营培训,员工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精益理念的理解与应用。 在前期6S改善的基础上,各车间的横向拓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包括四级区域规划、标识标牌制定、定置定位等工作的顺利完成,推动了更多车间实现标准化管理的新突破。随着6S改善区域的横展和定置定位等管理措施的推广,不仅强化了员工的精益管理意识,还提高了零部件二次利用率,减少了浪费现象,从而节约成本。 2024年10月14日下午,生产管理部在办公楼二楼会议室组织召开了第四次精益6S培训会议,输出《精益6S管理标准书》和《目视化管理手册》,建立长期有效的管理方案。 通过全体6S改善小组的共同努力,必将实现精益管理上的巨大飞跃,使物有所归、区有所管,杜绝浪费、提高工作效率,为中冶瑞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未来发展贡献力量。...
  • 2024-09-18
    MCC
    今年9月是全国第47个“质量月”,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全面落实中国五矿、中冶集团关于“质量月”相关要求,9月10日,中冶新能源围绕“加强质量支撑 共建质量强国”活动主题,召开了2024年“质量月”活动启动。 会议传达了《关于开展2024年全国“质量月”活动的通知》《中冶集团2024年“质量月”活动方案》和《2024年集团公司“质量月”活动策划实施方案》等上级文件精神;品质管控部总结了公司产品质量表现情况,上半年开展金属屑专项改善、客诉快速响应、实验室管理提升等活动,质量管理取得显著成效。本次质量月策划的活动与公司生产经营深度契合且形式多样,一是质量宣传活动:“质量月”专题视觉宣传活动、质量小知识每日推送等;二是质量专项检查活动:举办检测中心“公众开放日”活动等;三是群众性质量活动:线上质量宣言打卡活动、举办质量知识竞赛活动、“质量问题随手拍”活动、围绕“质量+成本&r...
  • 2024-08-26
    MCC
    河北省科技厅8月19日公布,2024年度京津冀基础研究合作专项项目《高镍/硅基全固态电池界面设计及性能研究》申报成功,该项目由我司与华北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及北京化工大学联合申报,标志着京津冀地区企业及高校科技创新发展领域的合作迈上新台阶。 在过去几十年中,使用有机液态电解质的商业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和便携式电子产品行业取得了巨大成功。然而,现有锂离子电池体系的能量密度受限于传统石墨负极,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迫切需要开发具备更高比容量的电池材料。本项目旨在开发具有高能量密度的高镍正极材料、硅基负极材料及高安全性的固态电解质材料,并通过系统探究高镍/硅基电极材料与固态电解质的界面行为,开发发具有高比能、高安全、长寿命性能的高镍/硅基全固态锂离子电池。本项目中,我司将发挥自身在高镍三元前驱体方面的丰富经验和技术积累,提供优质的基础材料,华北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和北京化工大学各自在电池材料、电池结构、电池管理系统等方面都有较强的研发实力,同时具备深厚的研究基础和人才优势,将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充足的智力保...
  • 2024-06-26
    MCC
    2024年6月18日至19日,公司在曹妃甸区举办的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中取得了骄人成绩。侯振霞、曹景强、孙新宇、王斌四名职工代表公司参赛,与首钢京唐、华电曹妃甸重工、华润电力等区内知名企业的技术人员展开了激烈的角逐。经过预赛的选拔,我公司的四位职工全部入围前20强,展现了他们卓越的技能和实力。在决赛中,侯振霞表现出色,斩获第四名,荣获“技术能手”称号,曹景强也获得了第十名的好成绩,充分展示了我公司在职工职业技能方面的深厚底蕴。 侯振霞是维修动力车间一名高压变电运行电工,她技术精湛,可根据工艺要求编写PLC自动控制程序并根据程序快速解决电气控制设备出现的各种故障,2023年在第五届唐山工匠职业技能大赛中荣获电工项目第十名,被唐山市人民政府评定为“优胜选手”荣誉称号。2021年参加第二届曹妃甸区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电工项目比赛获得三等奖并被曹妃甸区政府授予“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我们向取得优异成绩的侯振霞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也向其他参赛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大家以他们为榜样,不断提升自身技...
  • 2022-10-16
    办公室
    10月16日,中冶瑞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冶新材料二期项目正式启动。   中冶瑞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冶新能源”)“中冶新材料项目”是中冶集团抓住新能源汽车行业爆发式增长的市场机遇,紧紧围绕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布局,依托自身矿产资源优势和动力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综合技术优势,联合国轩高科、比亚迪、曹发展等股东单位,生产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前驱体材料,实现了从原料到前驱体、正极材料、电池组装、整车制造全产业链融合。项目一期自2019年投产以来,一年一台阶,2019年电池级硫酸镍超产,2020年三元前驱体量产,3C及小动力前驱体出货量排名国内第1位,2021年动力型前驱体量产,产品出货量排名国内第6位,2022年以来,中冶新能源全面推行“极限制造”理念,季度达产率已突破150%大关,持续超产稳产,产销两旺,前驱体出货量跻身国内第5位,电池级硫酸镍出货量排名国内前3位,氧化钪产销量在国内名列前茅。   中冶新材料二期项目建成后,一二期可实现生产NCM811高镍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前驱体材料4....
  • 2022-06-26
    退役电池再生利用研究中心
    2022年6月24日,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节能与综合利用处处长张晓辉一行到中冶瑞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就“京津冀地区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示范项目”进展情况开展现场检查调研。 中冶瑞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依托曹妃甸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致力于打造京津冀地区废旧电池回收产业基地,作为京津冀地区唯一三元前驱体生产企业,具备从事废旧回收业务的技术及人才和产业规模优势,2021年投资3000余万建设示范项目,该示范项目年处理5000t废旧动力电池黑粉,相当于年处理2.5万辆报废新能源汽车废旧电池。该示范项目采用优先提锂工艺+镍钴锰短流程回收技术,历时3年自主研发解决了传统电池回收工艺流程长、辅料消耗量大、成本高及锂回收率低等问题。该示范项目采取产业链“补链强链”式开发方式,经市场调研,锚定京津冀区域废旧电池区域市场,按照产业链上下游分工协作的原则,与中化河北、天津巴特瑞、河北顺境环保等废旧电池梯次利用及回收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示范项目所产生的镍钴锰溶液与现有前驱体生产线无...
  • 2022-05-12
    技术研发部
    5月10日,中冶瑞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冶新能源”)组织召开五矿科技专项低氧低碳高性能铝钪合金及钪金属材料制备研究项目进展交流会。项目承担单位为中冶新能源;参与单位有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以及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公司副总工程师、项目负责人苏华参加并主持此次会议。各单位研究任务负责人及项目骨干人员共13人参加视频会议并汇报工作进展。 铝钪合金性能优异,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工业。但在应用程度上,我国与俄罗斯、欧美还存在一定差距,仅研发了5A70、5B70以及含钪铝合金应用于卫星,究其原因还是金属钪的纯度达不到应用要求。高纯金属钪是高纯铝钪合金靶材、金属钪靶材、钪钠灯、激光材料等关键原材料,目前的产品纯度仅为2N5级。其中低氧低碳高纯铝钪合金靶材是制备5G通讯领域用高性能AlScN薄膜的关键材料,同样也与欧美、日本存在较大差距。开展低氧低碳高性能铝钪合金及高纯钪金属材料的制备研究已迫在眉睫。 会上,各单位对项目进展工作逐次汇报,自项目开展1年多以来,...
  • 2022-04-30
    安全环保部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汽集团考察时强调:“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2019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致信2019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时指出:“当前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新能源汽车产业正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不仅为各国经济增长注入强劲新动能,也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改善全球生态环境”。中国五矿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革命的重要论述,坚定不移推动能源革命向纵深发展,利用自身锂、镍、钴、锰资源优势和高端动力锂电池材料领域的技术研发优势,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展开广泛产业布局,助力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健康发展。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的重要指示精神,2017年9月,中国五矿全资子公司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持股 51%)联合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持股 30%)、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持股 10%)、唐山曹妃甸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 9%)共同投资40余亿元成立中冶瑞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冶新能源...
  • 2021-09-12
    MCC
    8月25日,中冶瑞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冶新能源”)无害化处理项目为期2个月的试生产圆满结束,步入正式生产阶段。 中冶新能源副产物无害化处理项目 中冶新能源投资建设的“副产物无害化处理项目”是依托国家级固废资源化专项重点研究课题—“镍钴/钨/锑战略金属冶金固废清洁提取与无害化技术”成果实现的产业化项目,是国内首条镍钴固废处理生产线,为同行业企业自行处置副产渣提供了样板。本项目以中冶新材料项目一、二期及废旧电池回收利用项目生产的副产物为原料,主要处理生产系统产出的酸碱浸出副产物、含钙副产物、水处理含碳副产物、水处理过滤副产物、钪系统副产物,总处理量为50173t/a(湿基)。项目采用蒸汽干燥-回转窑-电炉工艺,将副产物转化为镍锍、玻璃态水淬渣及脱硫石膏,可产镍钴产品2007t/a、玻璃态电炉副产物15555t/a(干基),实现副产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循环利用,可有效处理中冶新能源自产渣,并将为相关产废企业提供固废处置服务。 镍锍、水淬渣产品 自2020年3月25日开工建设以来,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