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2
    MCC
    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要占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动力电池是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部件。三元前驱体是动力电池的能量源泉,因此,开发高性能的正极材料三元前驱体,对于动力电池性能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冶瑞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立足新能源汽车行业飞速发展的重要时刻,准确把握市场发展方向,积极布局9系高镍三元前驱体材料。 高镍三元材料的制备工艺难度较大,这对动力电池材料企业的技术创新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中冶新能源技术研发部开拓进取,迎难而上首次采用间歇法工艺路线,精确控制籽晶量以及颗粒的粒度分布和形貌,并通过对各参数的优化实现二次颗粒形貌择优生长,突破性解决了高镍大颗粒三元前驱体籽晶团聚严重及二次颗粒易于开裂等技术难题,开发出具有更高能量密度的9系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A样,并成功通过客户端认证,为实现9系高镍三元前驱体的量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方面,高镍三元电池的能量密度高,是动力电池技术迭代的主要方向。另一方面,高镍材料还有...
  • 2021-09-12
    MCC
    2021年6月2日,11吨8系高镍三元前驱体产品在中冶新能源厂区包装出库,标志着中冶新能源8系高镍三元前驱体产品正式实现批量出货,乘上锂电材料行业高镍化发展的东风,步入了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随着锂电行业技术的发展,高镍三元材料安全问题逐步得到解决。目前降本仍是锂电行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从三元前驱体的成本构成来看,原材料成本占比高达90%,降本空间有待进一步挖掘。由于全球钴资源分布不均,且受国际贸易形势影响较大,钴价格波动大且价格中枢常年处于高位,因此三元材料的高镍低钴化是三元电池降低成本、良性发展的必然方向,也是未来动力电池的主要技术路线。根据CATL的产品技术路线规划,2022-2023年,高镍三元电池份额将会达到整个三元电池的50%,发展潜力巨大。 从电池性能角度分析,高镍三元电池拥有能量密度高,续航里程远;低温性能稳定,不受使用地域限制;综合理论成本较磷酸铁锂低,降本空间大等优势。中冶新能源自2019年正式进入生产期以来,紧紧围绕“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的理念不动摇,持续开展高镍三元前驱体产...
  • 2021-09-12
    MCC
    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将迎来市场化增长拐点,销量有望达到190万辆,未来五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6%。伴随新能源汽车市场反弹,动力电池装车量迅速回暖,预计2021年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超90GWh,同比增长约40%。在新能源汽车行业飞速发展的重要时刻,中冶瑞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准确把握市场发展方向,积极布局8系高镍三元前驱体材料。 由于高镍材料降低了昂贵金属钴的用量,低钴化带来的原材料成本收益可以降低高镍三元电池的整体成本;同时,三元电池的能量密度随着镍含量的升高而增大,高镍三元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会降低电芯单位Wh的成本。使得开发高镍三元前驱体材料具有高能量密度、低成本的优点。但是随着三元材料中镍含量的升高会导致三元电池的循环性能以及热稳定性变差,影响电池的安全性能。开发高镍三元电池材料是目前三元电池材料研究的重中之重,而开发电化学性能良好的高镍三元电池材料亦是三元电池材料研究的难点。 中冶新能源技术研发部开拓进取,迎难而上采用晶种串釜工艺路线,精确控制颗粒的粒度分布和形貌,同时,通过对各参数的优化实现控...